Thought o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ic Frame
“一帶一路”戰略框架下旅游產業發展思考
——亞太經濟領袖論壇(海口)峰會上演講內容綱要
吳軍林(未根據錄音整理)
一、國家“一帶一路”戰略
(一)提出戰略的時代背景→世界發生復雜而深刻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地緣政治于中國不利,從政治因素上講情況刻不容緩→所以中央提出此戰略發展。
(二)“一帶”,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從古代看,起自中國古都洛陽→經長安(今西安)→河西走廊→中亞→阿富汗→伊朗等國到意大利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里)。
“一路”,即: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東南沿海出發→經中南半島→南海諸國→印度洋→紅海→到非洲和歐洲上)。
(三)“一帶一路”作為中國首倡、高層推動的國家發展戰略,對我國現代化建設和中國成為世界領導地位具有深遠戰略意義。“一帶一路”戰略發展對于世界有關國家的共同需求和互補性發展有著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特別是亞太地區。
(四)傳播大中國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文化,在經濟上尋求更好的合作和更好推動世界有關國家和地區的地緣安全、經濟安全大循環合作有著極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中國經濟發展在世界上的重要性
經過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發展已在全球范圍內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
(一)總體經濟已居世界第二位。未來十年后,中國或將超越美國成第一位。
(二)中國政府正在實施一場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戰”,近年來,中國被美國圍堵的同時,也在用另一種方式圍堵美國,即中國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中國分別從內陸和海上打開新的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等等發展通道,并獲得了諸多重要資源和國與國之間新的合作機會。
(三)從世界權威機構大數據可以發現,中國許多方面都超過了美國和其它國家,如:
1.中國制造業占GDP36.9%,成為世界第一,是美日德三國之和,是俄國的13倍;2.中國生鐵產量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總產量的59%;3.煤炭產量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產量的一半;4.粗鋼產量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的46.3%,超過排在后面第2名至第20名的總和;5.造船業規模排名世界第一,占到世界總造船量的41%;6.水泥產量世界第一,產量占全球的60%;7.電解鋁產量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總產量65%以上;8.化肥產量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總產量35%;9.化纖產量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總產量70%;10.平板玻璃、工程機械、汽車制造、彩電產量、手機產量、集成電路、進出口貿易規模、科技人力資源規模等排名均在世界第一;11.中國在許多日用消費和食品等方面,以及基建(高速公路、高鐵、地鐵、港口、街道、橋梁、電網等)均居世界首位。
(四)正因為此,所以中國要搞“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輸出我們的國家力量和中華文明。從新近網絡上有關數字獲悉,中國2017年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會是65萬億,這一數字已于日前國家發改委就《“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上做了證實。這么多的錢在國內投資,那么國家投向國外的錢呢?肯定不少。
2017年春節前后,我們聯盟有關副主席陪同外交部王毅部長和呂新華部長出訪了東南亞和非洲幾國,目的還是想輸出中國投資和進行中華文明的傳播以及幫助非洲50多個國家進行更好的發展與合作。
三、中國旅游業發展是“一帶一路”戰略發展的“催化劑”和“驅動器”。
(一)中國政府在“一帶一路”戰略框架下特別重視發展旅游業。
(二)美國服務業在GDP中占74%,而中國卻只占了30%左右,中國服務業有大量發展空間。
(三)通過旅游業投資合作發展是一個良好的“歷史機遇期”。
(四)習總和中央政府高度重視對“全域旅游”、“廁所革命”、“文明旅游”、“旅游扶貧”、“紅色旅游”等方面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對國與國之間旅游發展合作也特別重視。2016年,習總先后四次為“中韓”、“中印”、“中美”等旅游年活動發出賀信,并在外國元首、政府高層會談中28次談及旅游合作,并宣布了2017年舉辦“中國—丹麥”、“中國—澳大利亞”、“中國—哈薩克斯坦”旅游年活動和2018年舉辦“中國—加拿大”、“中國—尼泊爾”旅游年活動。
(五)克強總理在2016首屆世界旅游發展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旅游業不僅是服務業,也已經覆蓋了一二三產業,本身就是綜合性產業”……。
(六)國家旅游局這兩年提出“515戰略”即“文明、有序、完全、便利、富民強國”五大目標,推出旅游十大行動,實施52項舉措(即“515戰略”)。
(七)從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文件表明,2016年中國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綜合貢獻達11%,與世界平均水平持平。
(八)這兩年本人參加了中國的“全國旅游工作會議”。從中國國家旅游局官方數字可以追溯:2016年中國旅游總體達到了4.69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3.6%,國內旅游人數突破44億人次,并以兩位數字增長,國內旅游收入達到了3.9萬億元。入境旅游人數穩步增長,2016年達到了1.38億人次,國際旅游收入1200億美元,分別增長了3.8%和5.6%,其中外國人接待人數2815萬人次,增長8.3%,出境游呈良性發展趨勢,2016年出境游達到1.2億人次,同比增長4.3%,入出境總人次超過2.6億人次。中國連續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游客源國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國地位。從世界旅游業權威研究機構發布看,中國旅游業目前在世界綜合排名僅為第17名,2015年公布的全球最佳旅游目的地榜單中,中國大陸沒有一地進入25強。
2016年全國旅游行業直接投資達到1.299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05%,高出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0個百分點。民營旅游投資占旅游業總投資額的59%。
△ 旅游業已成為中國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
(九)中國在大力發展國內旅游拉動內需的同時,也要在積極做好國際旅游市場和國際旅游業合作發展工作。
2016年,中國旅游酒店業涉及9宗投資并購:1.開元2.15億收購荷蘭假日;2.易上集團收購洛杉磯機場假日;3.藍天集團21億收購加拿大酒店資產;4.信泰資本5.7億美元收購美國酒店資產;5.中國旅行社收購澳黃金海岸AGR度假村資產;6.安邦保險65億美元收購美國奢華酒店集團;7.海航收購Carlson Hotels酒店集團等。
(十)“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其實很自然地將中國與國際旅游業合作發展逐步推向一個高潮。在戰略決策引導下,資金和項目跟進,在所涉及和關聯的60多個國家與地區進行“觀光的、度假的、航空的、工業的、農業的、科技的”等旅游元素結合,進行中西方文化交流與合作,進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行動推進。
(十一)中國旅游業發展在資金方面進行了有力支持和保障,國家開發銀行等8家金融機構在“十三五”期間給旅游業提供2.1萬億元人民幣額度的資金支持。
(十二)2016年中國政府成功舉辦“首屆世界旅游發展大會”,這是國家著眼外交全局和旅游業發展所做出的重要決定。是“中國倡議,中國創意,中國主導”的一次重大主場旅游外交活動。除了辦好和有關國家共同舉辦的“旅游年”活動外,還圍繞“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建立中俄蒙等國旅游部長會議,絲綢之路旅游部長會議等機制。2016年與一系列國家和地區舉辦了上千場重要活動,并承諾未來5年中國對外實施50個國際旅游合作項目。中國旅游業發展對世界旅游業發展越來越重要。
四、中國旅游產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一)在“一帶一路”戰略框架下進行慎重和理性投資開發,不要誤入“國際陷阱”。
(二)國際融合和產業融合要能恰到好處,不能“拉郎配”,特別是進行境外投資合作,要充分熟悉他國法律和民族政策,不能“水火不相容”。
(三)中國旅游的“515戰略”、“廁所革命”、“全域旅游”等盡管都是國家十分重視的旅游業發展重大舉措,但不能“一窩蜂”地進行投資和發展,更不能全國遍地開發,要有發展,更要有保護,不要把好山好水給破壞了。
(四)旅游業和金融業結合。大量的資金有了,要充分考慮投資旅游文化產業。而不是去投資旅游地產和直接投資房地產項目。
(五)本人2009年,就關于中國旅游和酒店發展現狀問題曾給溫家寶總理寫了《八點建議》,受到重視。
(六)關于海南旅游業發展建議。
2005年,我本人給時任海南省省長衛留成寫過《關鍵時期——海南旅游十反思》,給海南旅游業過快發展潑過冷水,衛省長很重視,并批轉全省處級以上干部學習。
有關建議:
1. 拒絕房地產投資企業進駐,海南有些地產項目都快建到沙灘上去了。
2. 全面進行“國際旅游島”建設中的文化、體育、教育、醫療等公共體系項目的投資和改造,特別是要做好海南全島的“中英文”標識系統的投資建設和完善工作。
3. 我認為海南不要不切實際地學習遙遠的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旅游業發展,如果能夠把臺灣的城市治理、社會文明以及旅游業和觀光生態保護等學好了,超過了就很不錯了。
4. 海南要打造成為“國際會展圣地和海洋旅游之都”。
5. 海南要重點發展中高端旅游市場,訂制旅游市場而不是發展粗放型的旅游和觀光市場。
6. 海口市這座城市后發優勢比較明顯,要避免三亞城市發展中所出現的問題。
吳軍林(世界酒店聯盟主席、國際旅游聯合會副主席兼大中國區主席)
2017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