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anghai is a big c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cooperation that has a very strong radiate power. But it makes a very big different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Shanghai. Though the economy has developed fast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hile there are district differences in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domestic demand is difficult to increase. So we put Anhui in the Pan-Yangtze River Delta to enlarge the district radiate power. In the other aspects the convenience traffic centered in Hefei and cities along Yangtze River improves their economy development. While northern part of Zhejiang is near Shanghai its economy develops fast than the southern part. Pan-Yangtze River Delta is always the engine of China economy from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hich has decisive significance to the whole China.
中國16個城市,包括無錫、株洲、南京、杭州等,這16個城市每年都要開一個市長的聯席會議,討論合作事項。在中國的地方合作中,它們是走在前面的,而且取得了實效。幾年前,國務院發布了一個關于促進長三角改革開放和區域發展的意見,長三角地區包括了江、滬、浙兩省一市地區。我們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和地區經濟研究所去年也促進了長三角地區的投資。
泛長三角這個概念已經進入到國務院意見當中,長三角的學者對泛長三角的區域也做出了界定,他們提出了六省一市的概念。我感覺到泛長三角區域合作已經受到國家重視,國務院意見中長三角兩省一市實際上是政策區,我們國家要推出地區改革創新和意見,在國務院意見中明確了要堅持科學發展,堅持和諧發展,堅持率先發展,堅持一體化發展,堅持改革開放,“五個堅持”,F在,中國沿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經過發展產業結構到了一個調整的關鍵時期。十一五初期我們就提出了結構調整,東部率先戰略,提高自主創業能力的需求,但是我們調整的速度比較慢,自覺性不夠。很多經濟學家五年前就提出來,我國經濟依賴性太強,外貿依存度超過60%,產能有一半是國外的,這實際上是比較危險的。我國的內需實際上增長得很緩慢,很多國外公司進入中國,支持中國的發展,并不完全是以盈利為目的,而是看中了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但實際上我們這個市場擴大速度不快,我們國內市場一直都是靠投資拉動。實際上,我們出口和投資是比較強勁的,而消費實際上提高很慢。我們要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貫徹到我們的政策中。
我們出口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全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素質,提高社會的福利水平,這是出口的本質。我們經濟的最終目標還是消費,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實際上我們現在對長三角地區的改革開放,如何協調發展要在產業結構上進行調整。我們現在的產業結構比較低,在出口方面為美國和歐洲生產日用品,日用品的附加值很低,我們的生產能力不斷擴大,競爭日益激烈,使我們的廠商規模很小。另一方面我們為歐美生產了很多便宜的商品,但期間賺得的利潤很小,另外我們的能源、土地和勞動力的價格很低,這是我們的內需很難擴大的一個原因。我們的內需擴大需要收入水平的提高,沒有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們的農民工不可能有那么多錢買東西,去消費。但是假如我們農民工的報酬提高了,民營企業很難賺錢,還是會導致農民工報酬降低,甚至是失去工作。最初美國的金融危機,美國人沒有錢買東西了,所以訂單就沒有了,對外出口企業就受到很大沖擊;如果說我們的結構調整了,內需擴大了,農民工有錢買東西了,我們就不會再依賴美國和歐洲,這次就不至于受到這么大沖擊。這是第一個方面。第二個方面我們的城市化,城市化雖然提高很快,但是現在城市化水平是一個虛假的城市化,我們把大批的農民工都計算在城市內了。所以我們要提高城市化水平,要把農民工的老婆孩子也搬到城市中來,這樣它的消費水平才能提高。如果說大量的人口在農村,這樣的消費水平就不可能提高,我們知道農民工的消費是很低的。消費結構和人口結構有密切的關系。
長三角合作中,上海是一個很大的城市,它的輻射能量很強,但是在蘇北地區和蘇南地區,差異還是很大的。雖然說改革開放后,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經濟存在很大的地區差異,所以也造成內需很難提高。所以我們在空間布局上,使上海的輻射范圍進一步擴大,以長三角16個城市為核心,減小差異。我們應該把安徽納入泛長三角區域中。另外,以合肥為中心和長江沿岸城市交通的便利也改善了它們經濟的發展。而浙江北部靠近上海地區,發展得比較快,但是南部地區也比較慢。長三角城市群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拉動中國經濟最大的發動機,通過長三角發展對整個中國都有決定性的意義。空間布局也需要得到優化。
國務院的意見也比較明確,我們未來要發展經濟帶、經濟圈,我們規劃了五條經濟帶,第一條經濟帶是沿江經濟帶,從上海開始沿長江一直到安徽的安慶,第二條經濟帶是沿海經濟帶,是從連云港一直到溫州。第三條經濟帶是滬杭新區,從上海到杭州到金華到徐州。第四條經濟帶是寧波、紹興、南京一直到上海。第五條經濟帶是東海經濟帶,從連云港往山東走。這五條經濟帶實際上構成了大長三角地區空間布局的規模結構。剛才提到空間布局要沿著長三角經濟帶,現在東南亞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對我們的環境容量和生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所以未來我們要考慮機動化的發展。我們要搞得城市更像城市,農村更像農村,我們不能把沿海城市搞得像一塊平板,那樣不適合人類生存;我們產業還要在這里有更快的發展,產業鏈要加強;第三要節約發展,我們的土地不多,空間不大,我們要在有限的空間能夠生產更多的產品,使大家享受到更好的產品和服務。